哥斯达黎加战胜意大利之后,宣告英格兰队两场比赛之后就出局回家。英格兰和支持英格兰的球迷当然感到郁闷,各种赛后的战术解盘纷至沓来,“442”网站的专栏作家乔纳森-法杜巴给出了自己的看法,他着重在一个方面列举事实——替补改变比赛的能力,以此证明霍奇森在这个环节的无能。法杜巴文章标题超长:为什么本届世界杯其他队替补上队员都是决定者,偏偏霍奇森的(替补上队员)不是。限于篇幅,本文编译时有删节。
文章先从哥伦比亚战胜科特迪瓦那场球开始,第70分钟科特迪瓦后场传球出现重大纰漏,迪耶在背对对方队员时拿球还犹豫了一下,结果被罗德里格斯抢断,接着球权落在古铁雷斯脚下,他随即直塞禁区,快速赶到的金特罗推射得分。第53分钟才替补出场的金特罗,成为了在当时23场比赛结束后,第12位替补上出场得分的队员。
到这篇文章写作时,本届世界杯产生了77个进球,其中18个进球是由替补上队员完成进球或者助攻,比例达到了23%,而在2010年世界杯上,145个进球只有23球是替补上队员所进或者助攻得分。比例只有16%,除了刚才提到的,还有诸如智利3比1胜澳大利亚时博塞茹尔的反击进球,哥斯达黎加3比1胜乌拉圭时乌雷纳的进球、瑞士对厄瓜多尔时的两球,以及美国对加纳时布鲁克斯的头球绝杀、俄罗斯对韩国时的克尔扎科夫近门怒射得分等等。
另外有些替补队员起到的还是改变整场局面的功能,最典型科特迪瓦对日本时的德罗巴,他一出场完全打破比赛平衡,还有哥伦比亚对阵科特迪瓦时的金特罗,他们两人是典型例子。另外阿根廷对阵波黑,半场阿根廷通过换上伊瓜因和加戈,将原来的三中卫的主体系变成了433,直接改变队伍被动局面,保证了阿根廷的首胜。
板凳厚度、战术策略、气候因素
为什么本届世界杯的替补上队员这么厉害?首先,本届世界杯所谓的板凳厚度,很多队伍在这块其实相当有质量。比利时主帅威尔莫茨在对阵阿尔及利亚赛前曾这样说:“我关于那些暂时还没上场的队员,我要求他们踢出和首发一样的水平,我们这只队伍的制胜球,有一半都是靠替补上队员挣来的。”重新崛起的欧洲红魔也是有资格谈替补和首发能力一致的问题。正是有了一批能力很高的队员在,威尔莫茨经常试验几套阵容和打法,这是阿尔及利亚队所达不到的,而比利时对阿尔及利亚打进的两球,正是替补出场的费莱尼和马滕斯打入。
德国队第一场爆胜葡萄牙,和替补上队员没什么关系,但看看施魏因斯泰格、波多尔斯基、克洛泽和德拉克斯勒,就报这四人名字,就知道他们的板凳阵容照样是一只可怕的队伍。
还有一个原因就要技术层面的事,由于现在不断增长的技术研究和互相刺探风气,替补就成了重要秘密武器。现在很多队伍都配备了技术分析团队,在世界杯这样一个通向未知的勇敢之旅,分析团队要看几个小时的录象,不断研究其中的细节,特别是一些主力队员的特别之处。而现在一些看上去不那么大牌的队伍,里面也有很为人熟悉的队员,比如哥斯达黎加的乔-坎贝尔,阿森纳出道,代表奥林匹亚科斯打过欧冠,至于厄瓜多尔的安东尼奥-瓦伦西亚、洪都拉斯的威尔逊-帕拉西奥斯,菲格罗亚等等,那都是英超老熟人,谁不知道?所以这些队伍的替补,因为知名度要低很多,就成了在必要时制造进球的关键人选。
另一个原因恐怕就是气候、地理条件。巴西作为南美第一大国,气候和环境各地有各地的不同,有的地方温度高,有的地方海拔惊人,随着比赛场地的不同,队伍还要不断要转换训练基地,主力队员会感觉越来越累,此时替补的作用就可以显现了。
替补席上的强力队员,霍奇森有吗?
教练通过适时换上灵活机动的替补,可以给队伍带来新鲜的动力。或者板凳上还有几个王牌强力队员,通过节奏改变可以突然让对手不适应,是否要打快,是否要打慢打控制球,灵活调配,这样替补也能扮演关键角色。首场比赛之后,就让人质疑霍奇森是否要让替补作用更突出一些?结果第二场到第87分钟才用兰伯特换亨德森打冲锋,原来两场比赛的想法真是彼此彼此。
对意大利的换人,巴克利换威尔贝克、威尔谢尔换亨德森、拉拉纳换斯图里奇,没从根本上激活英格兰,即使巴克利个人发挥还算活跃。再想想对乌拉圭的换人,同样功效缺缺。罗伊(霍奇森)做出了错误改变?他在押宝自己勇敢无畏的四前锋战术时,就没觉得自己还得有战术变化?或许就是英格兰的板凳上,缺乏一到两位能扼住比赛命运咽喉的关键队员?
文章应该成文于意大利对哥斯达黎加比赛结束之前,作者最后还心存侥幸的表示,如果英格兰想在本届世界杯走得更远,绝大部分情况下靠的就是那些站在边线的(替补)队员,可惜在接着的意哥大战之后,主力还是替补,都挽救不了英格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