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2345»Pages: 5/5     Go
主题 : 8.23奥运会足球新闻汇总(男足决赛,阿根廷1-0尼日利亚,赢得金牌;巴西3-0日比利时,得铜牌)
天下菠菜公司CEO
级别: 大牌球星
40  发表于: 2008-08-23 21:34

小罗呼吁请尊重奥运铜牌 发誓将重新开始努力踢球

  群星云集的巴西男足国奥队在本次奥运会上表现不佳,半决赛被老冤家3-0羞辱无缘决赛,而在随后的三四名决赛中尽管巴西3-0大胜比利时,但这枚奥运铜牌显然无法平复巴西国内的不满。

  而作为球队头号球星,罗纳尔迪尼奥则呼吁,巴西球迷应该尊重这枚铜牌。“对巴西来说,获得第二名跟获得最后一名没有区别。”小罗跟媒体抱怨巴西国内的苛刻,“而对我们球员来说,输给阿根廷的痛苦还在,现在显然无法因为这枚铜牌而感到激动,可是我敢肯定,若干年后如果你再回头想想,仍会记起这段伟大的经历。”

  巴西作为足球王国,却从未赢得过奥运会的金牌,这次以小罗、帕托等球星组成的巴西国奥被寄予厚望,可半决赛的糟糕表现把他们推上风口浪尖。尽管如此,小罗依然认为这支球队是成功的。“我们参加奥运会的这些球员都是非常出色的,而这段经历会成为一个积极的里程碑。”小罗说。

  “铜牌对于我们来说意味着很多,对我来说更是如此。”小罗说,“因为我觉得这将会成为我的一个全新的开始,从现在我要重新开始努力踢球,并且把眼光放在2010年的世界杯上。”

  新赛季加盟AC米兰之前,小罗已经有4个月的时间没有参加正式的比赛了,而在北京奥运会中他也不过只打进了一粒进球。尽管如此,这位前世界足球先生依然认为在中国过的非常开心。“我将以一个快乐者的身份离开,因为确定自己付出了一切,”小罗说,“还有在我如此长时间没有踢比赛的情况下,我依然受到人们的喜爱和尊敬,我非常开心,当然如果能够赢得金牌我的喜悦肯定会更多
红魔,永远的最爱...
天下菠菜公司CEO
级别: 大牌球星
41  发表于: 2008-08-23 21:35

巴比之战再现“谢亚龙下课” 迭戈错把其当喝彩?


  《圣保罗页报》的记者哼着“谢亚龙下课”就进了新闻发布厅,巴西记者以为是汉语的打招呼,中国记者却发出善意的哄笑。

  在巴西队在比赛中两球领先,基本锁定胜局后,比赛提前进入“垃圾时间”,球迷们在玩够了人浪和喊累了“小罗,加油!”之后,突然有人亮了一嗓子“谢亚龙!”马上就得到了那块扇区积极的回应——“下课!”继而,声浪以人浪的形式传遍全场。

  镜头正好对准邓加,他正站着,双手叉腰、一脸疑惑,这位在巴西国内也面临着下课危机的名帅,显然听不懂中文版“下课”;不来梅球星迭戈竟然抽空朝看台挥了挥手,难道他以为“下课”是“迭戈”的中文发音?

  当然,有细心的巴西记者知道这句话的含义。一般认为在阿根廷与巴西队的半决赛中,北京工人体育场发出了公开倒谢的第一声,实际上在中国队与巴西队的小组赛中这个口号就出现了,音波在北京工体被螺旋式上升后,引起了部分国外媒体研究的兴趣,小部分南美记者已经知道了谁是谢亚龙,以及他为什么被要求下课。

  而在此前一天进行的奥运女足赛巴西对美国队的决赛中,“谢亚龙下课”的声音又在北京工体迸发出来,舆论中夹杂着对谢亚龙批评中国女足的不满;巧合的是,香港著名电视人梁文道在做客《锵锵奥运行》栏目的时候听说谢亚龙骂女足“要精神没精神、要斗志没斗志、要技术没技术”后,立刻回敬:“为什么不让谢亚龙出来向全国人民作检讨!”这样,反对谢亚龙的声音从北方的海河、中间的长江一直传到南方的珠江,可谓遍地开花。

  “谢亚龙下课”毫无疑问地成了去球场看球的流行语,甚至这句话的娱乐内涵好过了它本身的含义。巴西“环球电视台”的记者觉得这种流行语的传播轨迹很有趣,同时他又安慰起了中国球迷,“其实,中国队被分在了一个‘死亡之组’,巴西与比利时队都进了四强。”
红魔,永远的最爱...
天下菠菜公司CEO
级别: 大牌球星
42  发表于: 2008-08-23 21:36

米卢:阿根廷拥有制胜法宝 北京奥运会堪称完美


    阿根廷在决赛中最终笑到了最后,我想这个结果是众望所归。如果你问我比赛怎么样,我会告诉你今天的天气太好了。哈,当然,这是句玩笑话。能在鸟巢这个伟大的球场里,观看完了一场高水平的比赛,这对我来说是一种满足。尽管今天的天气很热,但是双方还是为球迷奉献出了一场高水平的比赛。



    奥运会就是年轻球员表现的舞台,有些人可以因此被世界所认知,从而走到了更高的舞台,当然并不是所有队员都可以把握的。但是,今天对于迪马利亚来说,一切都是太完美了。他抓住了比赛中唯一的机会。我想,他的足球生涯会因为这个球而变得有所不同。



    我曾经执教过尼日利亚队,因此对于他们也比较的了解。赛前我认为这样的天气对于他们来说是个有利条件,随着比赛的进程也似乎印证了这一点。但是,很显然他们把握机会的能力并不够突出,否则最后的冠军还真很难讲。



    阿根廷胜在了核心身上,像里克尔梅、梅西、阿奎罗都是十分有经验的队员,他们知道该如何的控制好比赛的节奏。从整体而言,双方失利很接近,而阿根廷最大的优势恰恰就是这场比赛取决的关键,那就是速度。



    从个人能力、脚下技术相比尼日利亚丝毫不输给卫冕冠军,但是他们的速度却制约了他们的攻击力,相反,阿根廷队很耐心的寻找机会。那个进球就是他们速度优势的体现,从梅西得球后的传球,再到迪马利亚的突破射门都充分说明了这一点。而迪马利亚最后面对门将的挑射,也表现出了他技术的出色和拥有冷静的头脑。



    这个进球也充分说明了一点,那就是在足球场上一个细微的疏忽也许就会酿成大祸,痛失好局。尼日利亚队的那个失球,门将应该负有一定责任,出击不果断以及判断出击的时间上都存在问题。


    奥运会结束了,纵观这几场比赛当然是走到最后的球队给人印象最深刻。对我来说阿根廷队无愧冠军,能够在奥运会的赛场上卫冕他们也创造了历史。除此之外,像比利时、荷兰等队的表现也很不错,他们都有一两个球员能够扮演核心的角色,在关键时刻能够发挥作用。



    我知道,对于中国球迷来讲这届奥运会有太多的遗憾,因为中国队没能从小组中出线,我希望你们还能够继续支持自己的球队。今天在鸟巢里的这些球迷让我坚信了这一点,中国球迷是最可爱的,当然,我也要给中国足球提一些建议,那就是希望管理者能够将目光放的更远些。



    两周的时间奥运会即将落幕,博拉在中国的这段时间充分享受了生活,也充分感受到了中国人民的热情。我想说这届奥运会是一次完美的奥运会。我只能用完美二字来形容他,他让我看到了中国的强大,也让我坚信中国足球一定能够走出低谷、走向世界。



    下周一,我就将离开中国了,首先我非常感谢新浪网给我很多与球迷交流的机会,我也很感谢你们对我的喜爱和尊敬。我想,我还会来到中国的,希望那时是为中国足球而欢呼。



    谢谢你们!
红魔,永远的最爱...
天下菠菜公司CEO
级别: 大牌球星
43  发表于: 2008-08-23 21:36

阿根廷夺冠反衬谢亚龙悲剧 叉腰肌论让人万念俱灰


中国足协副主席谢亚龙的一个内部讲话被曝光,一个新名词——叉腰肌——在大江南北迅速蹿红。中国足球在北京奥运会上输得脸面全无,让中国足球的掌门人萦心难忘的竟然是这么一块肌肉。这难道是未来中国足球发展壮大的根本?

  北京奥运会把世界一些真正的大牌明星带到了中国,中国球迷在家门口看到了一些高水平的足球比赛和一些在世界足坛叱咤风云的人物。比如本届奥运会最叫座的梅西,他的表现也确实对得起中国球迷的热捧。中国男足全队加起来还不到他身价的一半,而他现在才仅仅是个21岁的少年。阿根廷队的主力前锋、马德里竞技队的主要得分手阿奎罗、在最后决赛中打入制胜一球的迪·玛利亚甚至比梅西还要小一岁。和阿根廷队相比,中国队留给我们的感觉是:没有感觉,万念俱灰。

  国际足联主席布拉特老谋深算,善于扮演好好先生,公开讲话从来都是积极向上的鼓励。但中国足球的表现让他这位世界足球的“总舵主”有些挂不住了,不得不把中国足协单独拎出来耳提面命一把。他给中国足球的建议是我们听得耳朵都磨出了茧子的那句话:发展青少年足球。

  如果说中国足协从来没在发展青少年足球上动过心思,那也有失公允。我们联赛红火、市场走俏的时候,国内足校如雨后春笋纷纷破土而出,林立祖国各地。比如设在秦皇岛的中国足球学校一度人满为患,宿舍楼楼道里都住着“嗷嗷待哺”的学生。中国孩子学踢足球的热情这么高,但为什么却没能造就几个像样的球员呢?

  我们的心态和具体的做法出了问题。比如,父母把孩子送进足校,一心盼望着孩子几年后能成为“赚大钱”的球星。殊不知,足球的成材率很低,一千个踢球的孩子里面最后能从事足球职业的也就一两个人,如果不幸碰到一个糟糕的教练,那这些孩子可能会“全军覆没”。大多足校都不重视教育,一些孩子踢球不成,学业也被耽搁了,前途因此大受影响。

  按照足球发达国家的模式,足球学校是足球人才生产链条上的一个中间环节,草根是学校、住宅区的运动场和大街小巷。比如在英格兰和阿根廷,到处都能看到踢球的孩子,一些职业足球俱乐部在各个社区都有自己的“球探”。他们一旦发现有天赋的孩子,就会把他们推荐到足球俱乐部的学校去接受进一步的雕琢,这样成材率就会高很多。梅西等现代西方球星多数都要这样培养出来的。

  发展青少年足球,看似是一句简单的口号,但具体实施起来却是个宏大的工程。但是无数无数的足球发展经验和教训表明,一个国家的足球要想强大就必须要走这条道路,舍此别无捷径。中国足协聪明人很多,过去多年来一直在琢磨一条能快出政绩的终南捷径,东撞西撞,结果发现周围全是死胡同。王俊生、阎世铎和谢亚龙一个个都撞得头破血流。

  仔细想来,我们为什么要在足球和体育内注入那么多功利思想?体育本质上不是为政绩服务的,是为了让我们的身体更强壮,精神更健康。有篇短文《足球可以拯救》寥寥数百字就把英格兰足球的精髓写得淋漓尽致,一场怀旧样式的足球比赛却让一个死气沉沉的小镇恢复了精神活力。足球在英格兰是有那样魔力的,即使英格兰在国际大赛中屡屡折戟,但那里依然是块为足球而疯狂的热土。足球能带给人们其实不仅仅是国际大赛胜利后喜悦和兴奋,还有更多更多。但在我们中国,这些“更多更多”几乎全被政绩足球扼杀了。

  谢亚龙不幸成为“政绩足球”的形象代言人,他提出的“叉腰肌”因而迅速入选中国足球词典。“叉腰肌”是块什么肌肉?和肱二头肌有什么区别?这对普通百姓无比生僻的生理名词,或许能够表明这位前北京体育大学副校长运动生理学造诣很深。他是一位高学历、时间经验丰富体育官员,在体育理论方面显然是有些造诣的。“足球要从娃娃抓起”这个道理,对他来说实在再简单不过了。

  但空谈理论,没有行动,一切都是胡扯。我们足球要的是实实在在的“梅西”而不是夸夸而谈的“叉腰肌”。
红魔,永远的最爱...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2345»Pages: 5/5     Go